在實際應用中,混凝土裂縫修補的常見處理方法有置換混凝土加固法、體外預應力加固法、碳纖維布加固法、灌漿法、結構補強法、電化學防護等方法,下面我們主要來介紹下置換混凝土加固法(簡稱置換混凝土法)。
置換混凝土加固法主要是針對既有混凝土結構或施工中的混凝土結構,由于結構裂損或混凝土存在蜂窩、孔洞、夾渣、疏松等缺陷,或混凝土強度(主要是壓區混凝土強度)偏低,而采用挖補的辦法,用好的混凝土將這部分劣質混凝土置換掉,達到恢復結構基本功能的目的。
置換混凝土法優缺點:
為增強置換混凝土與原基材混凝土的結合強度,結合面應涂刷環氧樹脂或混凝土界面劑,并在環氧樹脂或混凝土界面劑初凝前完成混凝土置換,對要求較高或剪力較大的結合面,應置入一定的L型或U型的錨筋。
施工要點:加固前的卸荷處理,連接處的表面處理,新增層的施工。
1、理想的置換是零應力(或低應力)狀態下的置換,即完全卸荷置換。因此,置換前應對被置換的構件進行卸荷。卸荷方法有直接卸荷和支頂卸荷。
2、在卸荷狀態下將質量低劣的混凝土或缺陷混凝土剔鑿干凈。對于外觀質量完好的低強混凝土,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僅置換受壓區混凝土。但為恢復或提高結構應有的耐久性,可用高強度樹脂砂漿對其余部分進行抹面封閉處理。
3、用于置換的新混凝土,流動性應大,強度等級應比原混凝土提高一級,且不小于C25。置換混凝土應采用膨脹混凝土或膨脹樹脂混凝土;當體量較小時,應采用細石膨脹混凝土、高強度灌漿料或環氧砂漿等。為增強置換混凝土與原基材混凝土的結合能力,結合面應涂刷混凝土界面劑,并在界面劑初凝前澆筑完置換混凝土。對于要求較高或剪應力較大的結合面,應置入一定的L型或U型錨筋。